周冲心里预测,随着民国时空事业版图的持续扩张,汽修厂后续极有可能面临产能难以满足需求的困境。
但他对此毫不担忧,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现代时空采购到充足的配件,然后将这些配件运送至民国时空进行组装,从而有效弥补产能的缺口,确保民国时空的各方面运输需求能够得到满足。
与之类似,为了给民国位面正在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各项工程注入强大动力,大幅提升其修建速度,周冲筹备并实施了新一轮的采购计划。
此次采购的核心目标聚焦于一大批半成品建筑材料以及对建筑工程有着显着助力的简易机械设备。
这些物资将为民国位面的建设工程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这些频繁且大规模的采购行动,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借助王伟近期在港岛全力办理的离岸贸易公司来运作的。
由于物资采购的频率呈现出愈发高涨的趋势,规模也日益庞大,先前设立的那些马甲公司在业务承载量和隐蔽性方面都已捉襟见肘,难以满足当下复杂且多元的采购需求。
鉴于此,周冲果断让王伟再度在港岛积极开展收购与注册行动,一口气拿下数十家离岸公司。
通过这一举措,构建起了更为庞大且错综复杂的商业网络架构,为物资采购主体精心编织了一张密不透风的隐身网,使其真实身份能够在复杂的商业环境和监管视野中得以巧妙掩饰,确保整个采购流程能够在安全、隐蔽且高效的轨道上持续运行,为民国时空的建设与发展持续不断地输送“粮草弹药”
。
——————
原先驻扎在山游县的很多粤军士兵在大部队撤离时,散入附近山区重操旧业,当起了土匪,时常劫掠周边地区的民众。
周冲为了练兵,同时也防止这些土匪窜入蒲田县地界,跟耿西龄通了气,便开始派兵轮番对周边山区的土匪们进行围剿。
随着围剿行动的持续推进,周边地区的治安状况逐渐好转,曾经笼罩在民众心头的阴霾开始消散。
百姓们的脸上渐渐浮现出安心的笑容,对这支的部队也充满了赞誉与感激。
而周冲的队伍在战火的洗礼下,战斗力得到了显着提升,士兵们之间的默契与信任愈发深厚,他们逐渐成长为一支纪律严明、英勇无畏的劲旅。
而论及招兵,周冲手下的士兵待遇好在本地是出了名的,因此,招兵布告一经贴出就迅速吸引了众多热血青年前来应征。
报名处人头攒动,大家都渴望能加入这支备受赞誉的队伍。
很快,招兵名额便被一抢而空。
经过此次大规模招兵,保安团的规模如雨后春笋般急剧膨胀,人数多达六千余人。
此时,耿西龄换防使得蒲田县的军营空出,周冲顺势安排一千名保安团士兵进驻,极大地缓解了营房紧缺的情况。
自保安团创立以来,训练营的规模虽一扩再扩,但此次一次性扩招四千多人,仍让许多基础设施建设难以在短时间内跟上步伐。
不过,好在物资储备充足,一座座临时营帐在营地中拔地而起,钢架床和折叠桌椅有序摆放,勉强满足了士兵们的住宿需求。
然而,这毕竞只是权宜之计。
随着人数的增多,部队的吃水问题逐渐凸显,成为困扰众人的一大麻烦。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周冲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将训练营整体搬迁至镇子北面的区域。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