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侍问的意思就是不可能永久划拨,必须定个年限,而且还得是朝廷可以接受的时间才行。
“十年!”
“欠妥!
欠妥!
山东海盐即将上市,各处金矿又在深入开采,加之漕运兴盛,每年收益即可达到数百万两银子!
依臣看来,最多三年!”
李侍问心里的预期是五年,但也得给自己留下讨价还价的空间才行。
“既然如此,莫不如这样,本宫也不要山东一隅的财务权了。
只要户部退出电话公司、铁路公司、广播公司、火电厂的入股即可,铁路公司入股没花钱,另外三家公司总计退费三百万两银子。
如此一来,朝廷不但不用拿出大把的银子来犒军,户部还能进账三百万两,何乐而不为呢?”
跟老子比套路?
你还嫩着呢!
“这……请殿下容臣三思!”
太子又换个条件,让李侍问有些猝不及防。
这四家公司可是之前自己死皮赖脸才让太子同意户部入股的,如今再推出,未免有点前功尽弃的意味了。
能一次拿到三百万两银子,还无须犒军,固然可喜可贺,只是那四家公司未来不可限量,究竟该如何取舍,让李侍问很是犯难。
“臣不知从今往后,殿下所辖之军若是再取战果……”
李侍问得先问清楚,这是就此一次,还是一劳永逸。
若是后者,还真是较为划算。
“任何犒赏皆与朝廷无关,本宫均会自掏腰包予以解决,朝廷无须再花一两银子和一石大米!”
对无比吝啬的李会计,某太子也很是爽快,一口答应下来。
老子既然养得起兵,就打得起仗!
不然养这么多人,还不如换成同等数量的猪呢!
“……臣以为此策可行!”
李侍问飞快地思索了一番,既然朝廷以后不用再管东宫人马的事情了,那无疑是卸掉了一个天大的包袱。
虽然李侍问不懂边务,可脑子稍微好使的人便可看出,往后太子会用东宫人马逐渐替换掉朝廷的官军。
现在东宫人马的规模便超过五六万之众了,再行膨胀下去,就是逼近十万大关了,怎还得了啊?
莫说养兵的巨大花销,就算这十万人打赢了东虏,用拿到的战果来兑现赏银,朝廷都承受不住。
倘若可以不再管理此类事宜,由太子爷自行支应,户部的负担便会大为减轻了,起码用现有的银子便可撑到明年年底了。
“那就说定了,进朝,拿来退股的合同!”
“是!”
不就是拿五六百万两银子犒军嘛,本宫虽然比以前穷了些,不过这点钱还是有的。
大不了发挥咱的强项——勒紧裤腰带!
这么做的好处就是这四家企业往后都是自己控股的公司,占七成股份,可以为所欲为!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