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近的人收殓了这些为义而死的壮士,将他们葬在周围。
埋葬的人也都划花了自己的面容。
他们没有留下名字。
这一片全都是无名坟。
但是人们将这里称作“襄公坟”
。
这里埋葬的肯定不是春秋霸主宋襄公,但人们都认为,这里埋葬着宋襄公的仁、义、礼、信。
从此之后,再也没有人拦河收税。
当然,这是后话。
这件事的主角,此时已经在杨国靠岸。
胖阿东把船交给手下,让他们在杨国修整,顺便采买货物。
他自己则屁颠屁颠的跟着伍子胥。
“吴兄弟,咱们是在杨国转转,还是直接去姜国?”
伍子胥没有回答,而是好奇的指着码头边几个用木头搭建的巨型事物。
“这是什么?”
“啊?这个啊,是宋国一个神童发明的吊机。”
“神童?吊机?”
“是啊!
咱们吴国的船不是在这里靠岸嘛,每次都要装卸大量的货物。
这就需要很多苦力搬运。
喏,你看看,那边全都是苦力们住的地方。”
伍子胥看了过去。
全都是简易的窝棚。
树枝、秸秆、木板再糊一些泥巴,就成了一个遮风挡雨的住处。
胖阿东说道:“吴兄弟,这里面有姜国人、杨国人,还有咱们吴国人,不过最多的还是宋国人。
他们离这里近,随便走两步就到了,所以吸引了大量宋国人。”
“宋国神童就是一个苦力的儿子,父亲干活的时候,孩子就在码头边玩耍。
小孩聪明也乖巧,说话也好听,我还逗过他呢。”
伍子胥看着吊机,好奇问道:“小孩看他父亲苦累,就发明了这个东西代替他父亲干活?然后获得人们的赞美?”
“哈哈!
吴兄弟你这回就说错了!”
胖阿东笑得直不起腰,“神童发明了这个东西之后,原本要一百个人干的活,现在只用一个人就能干,码头上的宋国人气得不行,对他们父子恶语相向,拳脚相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