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川仔细回想,认真搜索记忆中的所有信息,虽然有很多大禹相关的作品,但多数是介绍大禹治水功绩的,还有少数是后人假托大禹之名,比如战国时魏国人所著《尚书·禹贡》。
至于大禹本人,除了留下“大禹治水”
、“三过家门”
等成语和典故,就再也没留下什么了。
“没有,什么都没有!
后人甚至不知禹皇著有治水之策!”
大禹悲怆道:“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
何至于此啊……”
愤慨过后,大禹双拳紧握,低声道:“吾本元神残念,时日无多,与其消散于天地,不若借你之足重量九州,借你之目再窥天地,借你之手……为万族开天辟地!”
说罢,大禹的身体嗡然一震,化作万千光点。
这些光点绕着岳川盘旋飞舞,飞蛾扑火般撞在岳川身上,细雨入池,溅起道道涟漪……
岳川浑身一震,朝着缓缓消散的大禹残影疯狂叩首。
“恭送……禹皇……”
岳川拱手,“富贵者送人以财、仁人者送人以言。
禹皇所授,价值亿万,晚辈不敢多求!”
大禹眼睛一亮,“好啊,说的真好啊!”
岳川咳了咳,“但是,晚辈确实有一事相求。”
大禹:……
“恳请禹皇传授晚辈治水之道!”
大禹还以为什么要求,却没想到是这个。
治水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绩,岳川想学这个,大禹自然是老怀大慰。
不过大禹很是疑惑,“大洪水,又降临了吗?”
岳川摇头,“北方有大河,其色如土,故名黄河,黄河斗水,泥居其七。
每年小决、十年大泛、百年一改道,北地生灵涂炭,民不聊生。
晚辈愿继禹皇之志、承禹皇之业,为天下万民谋福祉、为北地众生求安稳!”
大禹骇然,许久之后才问道:“北地大河,缘何如此?”
岳川尴尬。
真要说起来,现在的黄河还不是黄河,也不叫黄河,河里的泥沙含量也是正常量。
《诗经·魏风·伐檀》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